新桂阳8月13日讯(记者 李卓林)十年寒窗苦读,一朝金榜题名。在桂阳,有多少这样的孩子?他们出生不好,父母文化水平不高,学习环境也极其艰苦。如今,好不容易凭借自身的努力,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,可以飞出大山看世界。却在临近开学之际,为学费苦恼不堪。

8月11日,郴州日报谭剑老师给我打来电话,问:“小李,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去探访几个贫困学子,为贫困学子上学牵线搭桥。”我说:“这是好事,我一定到。”
第二天一大早,我们便开车从桂阳县城出发,同行的还有爱心志愿者张德元、谭宜达等人。我们一路走一路寻找贫困学子,只要听到“哪个村有贫困学子需要帮助”,大家就像打了鸡血,一拍即合:“好,就先去这里!”就这样,行程路线改了又改,总之贫困学子在哪,我们就往哪里去。谭剑说:“这既是一次触摸生存残酷之行,也是一次感受人间温情之行。”
一路上,我们走访的贫困学生从最初的2-3个陆续增加到6-7个。在贫困的家庭长大,一些孩子也被岁月磨砺得老练深沉。听他们讲述着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,不由地心底泛起一阵酸。这其中,两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。

第一个孩子叫邓佳慧,家住洋市镇车江村。去到那里的时候,小佳慧正站在马路边向我们招手。五官清秀,眉眼带笑。她的家是一幢土房,一进门,满墙都是佳慧得到的奖状,数了数,41张。今年,她以理科507分的成绩被湖南农业大学录取。
小佳慧6岁时父母离婚,母亲改嫁失去联系,父亲身陷囹圄,她从小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。爷爷奶奶年事已高,奶奶还患有肝胆结石,多次住院。一家人都靠着爷爷在广东洗碗赚取生活费。今年4月,爷爷身体欠佳回到家里休息,他急切地跟我们表示:“自己马上又要出去打工了,不然小佳慧的学杂费会没有着落。”

小佳慧从小乖巧懂事。别人过年有新衣穿,她虽然羡慕但从来不会和爷爷奶奶提起。放暑假了,别的孩子出去玩,她就在家做点家务减轻爷爷奶奶负担。她说:“每次到开学的时候,奶奶她们都要去借钱供我上学。有时候打十几个电话别人都不接,我看在眼里,爷爷奶奶为我付出很多。”
让小佳慧印象最深的是,小时候跟着母亲到欧阳海广场捡垃圾。“那时已经是夜晚9点钟了,许多小朋友都玩完准备回去睡觉了,我在那里被蚊子咬的浑身是包。他们手里拿着绿色的荧光棒,我特别想要,可是妈妈告诉我没有钱。”佳慧说,希望通过努力读书改变家庭的面貌,报答爷爷奶奶,如果有机会,她还想要读研究生。

临行前,张德元还多次和佳慧爷爷强调:“老人家,你年纪这么大了,千万不要出去打工了。万一摔一跤了,你自己难恢复,孙女在那边读书也读不安稳。你别急,学费我们会给你想办法。”
第二个孩子叫周露萍,家住龙潭街道昭金村上水头组。初次见到露萍的感觉与佳慧截然不同。她不爱笑,话也不多,眉宇间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。

走进小露萍的家里,简单的家具摆放地整齐,屋子里空无一人,格外安静。在询问下,我们得知,露萍的母亲因患胃癌2015年去世,欠下10多万元债务。父亲靠出租摩托车供露萍上学,维持家庭生计。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,去年11月份父亲也被检查出直肠癌,目前正在医院接受化疗。
今年高考中,露萍以文科565分的成绩考进湖南师范大学。考虑到家庭情况,她主动申请成为免费师范生。“学费的问题解决了,那生活费呢?”我们问。“靠自己吧。”小露萍有些无奈地说,眼睛始终看向地面。

小露萍是被穷怕了,在她的记忆中有一件事让她一辈子都记忆深刻。“我妈妈去世的时候,家里欠了很多债。我们没有钱给她安葬,最后还是亲戚一起凑出点钱才让她入土为安。”她说着,眼睛湿润了。18岁的年纪承受着许多大人都无法承受的悲痛,我听着不忍,几次别过头去。
“穷苦人家的孩子没有好的学习条件,能考上重点大学真的不容易。我们要想办法给他们解决这些实际的困难啊。”谭剑感叹道。

目前,经过多方联系,陆续有好消息传来。周露萍所在的龙潭街道党工委书记尹波得知情况后为周露萍送去2000元帮扶金。邓佳慧所在的洋市镇镇长谭志全了解情况后,当即表示镇里会全力帮扶。社会一爱心人士表示,他愿意点对点帮扶两位女孩,解决她们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。接下来,桂阳县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记者会持续跟进,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。
责编:刘艳萍
来源:新桂阳客户端
桂阳三中举行2025年秋季田径运动会暨教职工运动会
好人之城|热心人士救助走失老人 驱车37公里送回
爱心志愿者到朝阳学校开展公益活动
砥砺实干担当——“桂阳星火”宣讲团赴正和镇开展红色微党课活动
“洋”光陪伴·守护童年 ——湖南省“圆梦工程”温暖洋市镇留守儿童
桂阳正和镇“四措并举”筑牢秸秆禁烧防线,守护秋收季生态安全
四里镇:排查隐患筑防线 消防宣讲护校园
四里镇:“百日攻坚”在行动 巡逻防控护民安
下载APP
分享到